您好,欢迎访问河南中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13183008175

污水处理厂

发布时间:2025-08-13 14:48:59浏览次数:

    污水处理厂的恶臭问题主要源于污水和污泥中有机物的微生物分解过程,其来源、主要因子、浓度及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具体如下:

    一、臭气来源

    污水处理厂的恶臭气体主要来自污水和污泥处理的各个环节,其中有机物的厌氧分解是核心成因,具体来源包括:

    预处理单元

    格栅间:截留的栅渣(如菜叶、纤维、生活垃圾等)在潮湿环境下腐烂,释放恶臭。

    沉砂池:污水中的泥沙裹挟有机物,沉积后因缺氧分解产生异味。

    生化处理单元

    厌氧池/缺氧池:污水在厌氧环境下,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硫化物、胺类等恶臭气体。

    曝气池:若曝气不足或局部缺氧,会滋生厌氧微生物,产生少量恶臭;曝气过程中也会将污水中溶解的恶臭物质吹脱至空气中。

    污泥处理单元(恶臭最主要来源)

    污泥浓缩池:污泥脱水前的浓缩过程中,大量有机物厌氧分解,释放高浓度恶臭。

    污泥消化池:厌氧消化过程中,微生物分解污泥中的蛋白质、脂肪等,产生大量硫化氢、氨、硫醚类物质。

    污泥脱水机房:浓缩后的污泥在脱水(如板框压滤、离心)过程中,残留的恶臭气体随水分蒸发释放。

    其他辅助设施

    污水提升泵站:集水井内污水滞留、搅动时,释放溶解的恶臭物质。

    厂区下水道:污水流动缓慢或堵塞时,有机物淤积分解产生异味。

    二、主要恶臭因子

    污水处理厂的恶臭由多种挥发性物质共同作用产生,其中嗅阈值低、气味强烈的物质是主要贡献者,包括:

wechat_2025-08-13_145255_801.png

    其中,硫化氢和氨是最常见的恶臭因子,因其排放量较大且嗅阈值低,对厂区及周边环境影响最显著。

    三、恶臭浓度范围

    不同处理单元的恶臭浓度差异显著,主要与有机物含量、厌氧程度相关,典型浓度范围如下(气体中浓度):

wechat_2025-08-13_145312_128.png

    注:浓度受处理工艺、进水水质、运行管理影响,差异可能达10倍以上;部分极端工况(如污泥滞留)下,硫化氢浓度可超过100mg/m³。

    四、恶臭的分布特征

    恶臭的空间分布与产气单元的位置、气体扩散条件(如风向、气压)密切相关,呈现“点源集中、面源扩散”的特点:

    高浓度核心区

    污泥处理区:污泥浓缩池、消化池、脱水机房周边,是恶臭浓度最高的区域,异味强烈且持续。

    厌氧处理区:厌氧池、缺氧池附近,因持续产气,形成稳定的恶臭源。

    中浓度扩散区

    预处理单元周边:格栅间、沉砂池、污水提升泵站附近,恶臭随空气流动扩散,浓度随距离增加快速下降(10-50米范围内较明显)。

    低浓度影响区

    厂区边界及周边:受风向影响,恶臭向厂区下风向扩散,浓度通常低于0.1mg/m³(硫化氢),但因嗅阈值低,仍可能被感知(尤其敏感人群)。

    注:低温、高湿度环境下,恶臭气体扩散速度慢,易在局部积聚;高温、强风天气则扩散范围更广。

    综上,污水处理厂的恶臭以污泥处理单元和厌氧区为核心源,主要由硫化物和氨类物质贡献,其浓度和分布需结合具体工艺和环境条件综合判断,也是除臭治理的重点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