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中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13183008175

污泥处理厂

发布时间:2025-08-13 15:05:42浏览次数:

    污泥处理厂的臭气产生与污泥的储存、处理、转化过程密切相关,其来源、恶臭因子、浓度及分布具有显著的集中性和特异性,具体如下:

    一、臭气来源

    污泥处理厂的臭气主要源于污泥中有机物(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在厌氧或缺氧环境下的微生物分解,核心来源包括以下环节:

    污泥储存单元

    污泥储池/料仓:污泥在储存过程中因滞留时间长,局部缺氧导致有机物分解,释放恶臭气体;若储池密封不良,臭气会直接逸散。

    污泥浓缩单元

    浓缩池(重力浓缩、离心浓缩等):污泥浓缩过程中,水分分离导致有机物浓度升高,厌氧微生物活性增强,大量分解含硫、含氮有机物,产生恶臭。

    污泥稳定化单元

    厌氧消化池:污泥在厌氧条件下进行生物稳定化时,微生物分解蛋白质产生氨,分解含硫氨基酸产生硫化氢、甲硫醇等,是臭气排放量最大的环节之一。

    好氧消化池:若曝气不均匀或局部缺氧,会滋生厌氧微生物,产生少量恶臭气体;曝气过程也会将溶解态恶臭物质吹脱至空气中。

    污泥脱水单元

    脱水机房(板框压滤、带式压滤、离心脱水等):浓缩后的污泥在脱水过程中,水分蒸发携带大量恶臭气体释放;脱水后泥饼的暂存区也会因残留有机物分解产生异味。

    污泥处置/运输环节

    污泥堆肥区:好氧堆肥初期若通风不足,易出现局部厌氧,产生硫化氢等恶臭;堆肥腐熟过程中也会释放氨等气体。

    运输车辆:污泥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因密封不严导致臭气泄漏。

    二、主要恶臭因子

    污泥处理厂的恶臭由多种挥发性恶臭物质混合而成,其中嗅阈值低、气味强度大的物质是主要贡献者,具体如下:

wechat_2025-08-13_151040_160.png

    其中,硫化氢、甲硫醇和氨是污泥处理厂最具代表性的恶臭因子:硫化氢和甲硫醇因嗅阈值极低,即使浓度很低也能被感知;氨则因排放量较大,常成为区域性恶臭的主要来源。

    三、恶臭浓度范围

    不同处理单元的恶臭浓度差异显著,主要与污泥有机质含量、处理工艺(厌氧/好氧)、停留时间等相关,典型浓度范围如下(气体中浓度):

wechat_2025-08-13_151619_047.png

    注:浓度受污泥性质(如市政污泥、工业污泥)、处理温度、运行管理影响较大。例如,工业污泥(如食品加工污泥)因有机物含量高,恶臭浓度可能更高;厌氧消化池若搅拌充分,臭气释放更集中,浓度也会升高。

    四、恶臭的分布特征

    污泥处理厂的恶臭分布呈现“核心源集中、梯度扩散”的特点,受产气单元位置、通风条件、气象因素(风向、风速)影响显著:

    高浓度核心区

    厌氧消化池及排气口周边:因持续产生高浓度恶臭气体,是厂区内恶臭浓度最高的区域,气味强烈且稳定。

    脱水机房内部及周边:脱水过程中恶臭随水汽大量释放,若通风不良,会形成局部高浓度区。

    中浓度扩散区

    浓缩池、污泥储池周边:距离核心源10-50米范围内,恶臭随空气流动扩散,浓度随距离增加逐渐下降,但仍能明显感知。

    低浓度影响区

    厂区边界及下风向周边区域:受风力输送影响,恶臭向厂区外扩散,浓度通常低于0.1mg/m³(硫化氢),但因部分物质(如甲硫醇)嗅阈值极低,仍可能对周边居民造成困扰。

    注:低温、高湿度环境下,恶臭气体扩散速度慢,易在厂区内积聚;高温、强风天气则加速扩散,影响范围扩大。此外,封闭车间(如脱水机房)若未采取除臭措施,内部浓度可能远超露天区域。

    综上,污泥处理厂的恶臭以厌氧消化单元和脱水环节为核心污染源,主要由硫化物、氨及硫醇类物质主导,其浓度和分布具有明显的局部集中性,是除臭治理的重点区域。